位于渝北區仙桃數據谷的重慶市智能硬件檢測公共服務平臺于 2021 年 12 月底正式揭牌,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慶信息通信研究院)成立,為培育“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聚智匯力,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其中智能硬件實驗室建有西部地區唯一的多輸入多輸出空口(MIMO OTA)測試暗室。
本期主要介紹 MIMO OTA 測量。推動多天線技術(MIMO)測試背景是什么?
OTA 測試是無線設備認證中的一項重要測試。以前的 OTA 性能測試主要都是針對單天線系統(SISO),一般都是在暗室環境中測量終端天線輻射發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的三維方向圖,主要的測試指標包括 TRP(總輻射功率)和 TIS(總全向靈敏度)。
在 HSPA 和 LTE 中,多天線技術(MIMO)作為一項有效提高系統吞吐量、改善鏈路可靠性的技術被引入到系統中,并逐步在實際網絡中得到使用。僅僅采用上述的 TRP 和 TIS 指標已經不能全面評估設備多天線性能,因為 MIMO 傳輸的性能取決于下面多項因素:
天線增益和效率
多天線的平衡性(branch imbalance) 多天線之間的相關性
無線信道傳播特性
...
因此,在 MIMO OTA 測試中,采用實際的吞吐量(throughput)作為最重要的評價指標來評估 UE 天線系統的性能。為客觀測量吞吐量,我們需要能在測試中充分反映上述因素的影響,因此 MIMO OTA 需要采用新的測量方法。(下圖為實驗室 MIMO OTA 實景)
那么,關于 MIMO OTA 我們的測試方法以及未來應用是什么呢?
在目前的 MIMO OTA 技術中,重慶信通院采用的是微波暗室 MIMO OTA,采用這種方法能充分利用空間資源,通過多個天線實現多發多收,在不增加頻譜資源和天線發射功率的情況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統信道容量,顯示出明顯的優勢、被視為 5G 通信的核心技術。重慶信通院 MIMO 系統可全方位的解決無人機、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產品在實際應用環境中關鍵性能指標精度測量。 滿足《 CTIA Test Plan for Mobile Station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最新版所規定的移動終端的 OTA、MIMO OTA 測試和天線無源測試要求。同時滿足 CTIA 標準中規定的 SISO OTA 測試以及 MIMO OTA 多探頭測量法測試要求;可支持全制式智能終端以及 GPS 的 OTA 測量評估。